对员工和管理层的股权问题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家朋友关心并头疼的问题,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而言,股权激励肯定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股权激励是万万不能的,也就是说企业做股权是在时代大背景下必然的选择。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2016年10月14-16日,大家走进方永飞教授线下大课:《开放的力量-中小企业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
人物名片:方永飞
?国家科技部火炬创业导师
?杭州市电子商务专委会副主任
?广东省电子商务商会名誉会长
?新一代社交电商平台---集盒商城创始人、董事长
?杭州ballbet贝博、时代光华、微学、共创资本董事长
?共创会会长、共创空间及共同体管理研习社联合创始人、天使投资人
?移动互联网驱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践行者、股权创新设计及投资专家
? “共同体管理”、“共创模式”、“消费即创业”等新商业理论的原创者、推行者
他一直都是一个践行者,孜孜以求引领新商业文明,创办的企业也一直都是小而美的典范,他一直用实践去尝试哪种企业模式最给力!方永飞教授的课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人称管理界的郭德纲,与外貌无关。他的一席话,一堂课,一即一切。
在本次课程中,来自各个行业的老板、高管展开了一场智慧的碰撞,并且一起探讨了开放的力量、股权设计与激励、股权众筹和股权投融资等关键性问题。
?开放的力量
做企业,要学会千方百计地开放自己。大家不能像以前一样闭门造车,大家不应该在孤立的状态而应该在连接的状态下去赚钱。
中国企业的存活率很低,企业的死亡率很高。当一个创业者满怀激情地去创业,没有人不想要出人头地。而大家做企业就好比怀胎十月的母亲,孕育的是一个生命。
·怎样让大家的企业延绵得更加久远?
1)坚持匠人、匠心、匠品。
2)1的理念+平台化布局。做平台,就是商业+资本+管理。
·大家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企业?
个体户企业,往往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传承的。优秀家族传承的是一种匠人精神,这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是很普遍的。“但凡道者,都忘记时间。”
这三种类型的企业会涌现三种人:
1)打工者。个体户企业自然涌现打工者。打工者得过且过,你必须不断对他们进行洗脑,才能保持员工的激情。这是企业基因决定的。
2)奋斗者。当企业中的小部分人(非家族成员)变成老板,他们就变成了奋斗者。奋斗者略微懂得为创造客户价值而努力。
3)创业者。如果企业有幸成为一个平台,它会涌现大量创业者。真正的创业平台搭建在企业内部。员工变成了老板,这种模式更利于企业发展。在企业平台上创业的成功性远远大于在企业外部创业的成功性。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4%。
股权是企业的第一个产品。员工愿意买吗?用户愿意买吗?老板应该站在员工的角度上听听他们的想法,兼听则明。
·大家的企业应该走窄门还是宽门? 基督教有窄门和宽门的概念。窄门是天堂,宽门是地狱。宽门是走的人多的门,窄门是走的人少的路。如今千万企业死亡了,为什么?因为企业的创造者走的是宽门。选择走赚钱这条路,走的是宽门;选择走分钱这条路,走的是窄门。做股权激励,走的是窄门。
·经理人代理制还是合伙人共创制?
1)主流方式:经理人代理制。企业的所有者和企业的管理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两者对立的立场决定的。
经理人代理制下存在三大难题:
(1)臃员定律:员工太多,人才太少;
(2)另损法则:资源的浪费,造成沉没成本;
(3)竞低学问:不做最后一名就好。
结果就是:废人越来越多,浪费越来越严重,员工不向高的看齐而向低的看齐。
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企业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管理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激励制度优先侧重,管理制度配套辅助。
2)解决方案:由经理人代理制转向合伙人共创制,推动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新的伟大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经理人代理制存在的缺陷。如果经理人代理制是马车,管理之道就是更好的马车,但是今天,大家需要的不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汽车。这个汽车,就是合伙人共创制。
此外,方教授还分享道:做平台,一定要有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指组织受内在的、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变量所影响,通过与外部化解信息与能量的不断自我调适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过程。自组织不等于无组织,它只是说这种组织的秩序不是预先设计,而是自发所形成的,自发从无序到有序,最终的目标是有序、是提高效率、是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得组织能够协同产生价值。其基本表现是“共创、共治、共享”。
伟大的思维一定不是颠覆而是迭代出来的。迭代不是把原来的干掉而是在原有基础的叠加。工业文明一定存在两种状态,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移动互联网文明一定融合了工、农、互联网文明 。
企业的机制一定是一个组合形式:薪酬 | 福利 | 奖励 | 激励 | 赋能。赋能是最高境界。企业发展过程中,这一切已经变成基础设施了。
在这基础之上,大家开始进入股权设计。
·股权设计
在越来越多的合伙创业的时代,股权激励的好坏事关企业生死。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涌现,今天已经到达多企业运营的状态。大家可以拥有大量工具移动互联网工具让大家轻松驾驭多家企业。
方教授用正反事例来告诉大家,找合伙人很重要。开放的企业,一定要学会打开门来找合伙人。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社会的力量是无限的。关起门来是关注自己的短板,打开门来是加强自己长板的过程。
·股权配置
在这里,方教授提出了五大问题:
1)资金股和人力股,怎么对待才是合适的?
以往的股权分配,基本以资金占股作为企业占股来分配的。但是在今天合伙人共创制模式下,这种模式显然是不够合理的。一家企业在原先基础上开办新企业,如果新企业的老板仍是企业最大资源的嵌入者,他一定是占大股的。但是有些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的情况下,如果老板的资源嵌入并不多,那老板的占股也许会逐年减弱。
2)资金股和人力股
用晋商案例,阐述资金股和人力股概念及应用。晋商的股份分为三种:银股、身股、财神股。对应有三种身份:财东、掌柜、伙计。
晋商的身股制度:让经营者拥有一定的股份或者股份权益,将企业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所有者额经营者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让经营者自己监督管理自己,降低所有监督的难度和成本同时刺激了经营者积极性。
3)股权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数据
①绝对控股型:67%。创始人掌握67%的股份。不至于出现思维的分散而导致企业的内耗。67%是生死线,一般70%比较好。大家要不断招牛人,牛人没有股份是不会来的。这时候一切你说了算。
②相对控股型:51%。建议创始人掌握55%,保持相对控股权。因为稍微变动就会从绝对控股变成参股。股权设计过程中,不留余地会导致没有新的牛人进来。
③不控股型:34%。要给自己留有余量,所以要设置在40%左右,有新人进来稀释后,你也不会失去否决权。
三条线的意义在于:67%,一切你说了算;51%,一半需要投票同意的,你说了算;34%代表你一票拥有否决权。
4) 创始团队的股权怎么分配?
①尽量避免股权均分。
创业的第一天,把项目想清楚之前,就把创始人股份分配好,以避免日后经营中对股份出现的种种争议。企业需要明确的实际控制人。在经营角度,股份均分,对做一些决策、判断,都不是特别有利。
②多融几轮没关系,但每一轮不要稀释太多的股份。
最开始创始人占股为100%,若是创始人天使轮就出让15%的股份,之后A轮出让15%,B轮出让12.5%,C轮出让7.5%,几轮下来,加上每一轮期权池的稀释。三轮投资过后,整个创始人投资的股份只有32%。
5)如何做股权设计?
有限合伙企业的GP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的LP承担有限责任,创始人承担无限责任。怎样规避承担创始人无限责任的风险?——再注册一个有限责任企业,由创始人持股,规避创始人的无限责任追偿权。
投资企业和创始人一般承担GP角色,众筹股东承担LP角色。众筹股东可以推选一个人出来当GP。企业的股东太多,不利于下一轮的融资。股东人数多时,有限合伙企业的股份结构就很清楚。有限合伙企业最多承载50个股东。
·股权激励
众所周知,股权激励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牢固、更加紧密的战略发展关系。方教授通过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对比,而在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股权激励绝对不是分纯量而是增量,是用明天的钱激励今天的员工。
股权激励建立的是利益共同体,创造的是主人意识,培养的是独立人格。股权激励核心目的是培养老板而非股东。制定企业目标,耍遵循的原则股权激励不是基于过去的贡献,而是基于未来对企业目标的设定。
关键是:
1)哪些企业适合做股权激励?——所有企业。
2)哪些人才适合纳入股权激励范围?——重要的技术、管理人员。全员持股,重要人才持更多的股份。
通过先容股权激励的形式、步骤、几个重要概念以及案例分析,给参会老板及高管普及了期权和花样期权的实战应用。
·股权众筹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士余曾说过:中国众筹将占全世界市场的一半以上,成为世界众筹大国。在中国目前已经进行的有较大影响的几个众筹标杆项目中,均体现了经营权和收益权的思想、模式、操作路径及法律关系。
方教授用六大实际案例,先容了各类众筹模式,众筹被称为“贩卖梦想的生意”的商业模式,除了资金筹集的创新,与通常的创业过程别无二致。并先容了领投+跟投的模式:股权众筹通常采取“领投-跟投”的模式,即领投人与跟投人共同设立有限合伙企业,领投人是普通合伙人,跟投人是有限合伙人。
此外,重点讲解了私募股权众筹的投资者的选择条件:
(1)《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
(2)投资单个融资项目的最低金额不低于10万人民币的单位或个人。
(3)社会保证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以及依法设立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4)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
(5)中国证券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股权众筹作为新生业态,国家的主流方向是开放的,积极的。但是涉及民生及金融稳定,风控一定是存在的。
以及股权众筹九大要领:
1)要领一:项目定位
2)要领二:模式设计
3)要领三:股东甄选
4)要领四:组织构架
5)要领五:签约入资
6)要领六:圈子激活
7)要领七:预期管理
8)要领八:持续经营
9)要领九:项目退出
众筹项目“必胜三要素”:
A、时间足够长;B、选人足够严;C、筹钱足够多
整场干货课程,充满吸引力,参会人员各个聚精会神,在方教授绘声绘色的讲解之下,收获满满,股权课程上,不仅有方永飞教授毫无保留地传授呕心沥血制作的千余张PPT,不论你要融资还是解决股权分配问题,现场干货100%原滋原味呈现,并能与大咖导师深入交流,解除心中疑惑,收获最新股权战略实战方法。
如果你错过了第四期方教授的股权课程,没关系,2016年12月2日—4日《开放的力量—中小企业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依旧在这期待您的来临,三天培训,持续的头脑风暴,海量的常识激荡,给你最极致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