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力量——中小企业股权设计与股权激励第五期

收藏到:

股权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战争中,不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企业创新,立足股权的视角,发掘股权的力量,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12月2日至4日,方永飞教授带大家走进《开放的力量——股权创新推动企业终极共创(第五期)》课堂。

课程主讲人方永飞教授是移动互联网驱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践行者,多年来孜孜以求,引领新商业文明,创办的企业也一直都是小而美的典范。在教授的带领下,来自各个行业的老板、高管展开了一场智慧的碰撞,并且一起探讨了开放的力量、股权设计与激励、股权众筹和股权投融资等关键性问题。

方教授还分享道:做平台,一定要有自组织的概念。自组织:指组织受内在的、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变量所影响,通过与外部化解信息与能量的不断自我调适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的过程。自组织不等于无组织,它只是说这种组织的秩序不是预先设计,而是自发所形成的,自发从无序到有序,最终的目标是有序、是提高效率、是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得组织能够协同产生价值。其基本表现是“共创、共治、共享”。

方教授还通过正反事例来告诉大家,找合伙人的重要性。开放的企业,一定要学会打开门来找合伙人。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社会的力量是无限的。关起门来是关注自己的短板,打开门来是加强自己长板的过程。

在谈到股权配置,方教授提出了五大问题:

1.资金股和人力股,怎么对待才是合适的?以往的股权分配,基本以资金占股作为企业占股来分配的。但是在今天合伙人共创制模式下,这种模式显然是不够合理的。一家企业在原先基础上开办新企业,如果新企业的老板仍是企业最大资源的嵌入者,他一定是占大股的。但是有些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的情况下,如果老板的资源嵌入并不多,那老板的占股也许会逐年减弱。

2.资金股和人力股。用晋商案例,阐述资金股和人力股概念及应用。晋商的股份分为三种:银股、身股、财神股。对应有三种身份:财东、掌柜、伙计。晋商的身股制度:让经营者拥有一定的股份或者股份权益,将企业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所有者额经营者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让经营者自己监督管理自己,降低所有监督的难度和成本同时刺激了经营者积极性。

3.股权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数据

①绝对控股型:67%。创始人掌握67%的股份,不至于出现思维的分散而导致企业的内耗。67%是生死线,一般70%比较好。大家要不断招牛人,牛人没有股份是不会来的,这时候一切你说了算。

②相对控股型:51%。建议创始人掌握55%,保持相对控股权。因为稍微变动就会从绝对控股变成参股。股权设计过程中,不留余地会导致没有新的牛人进来。

③不控股型:34%。要给自己留有余量,所以要设置在40%左右,有新人进来稀释后,你也不会失去否决权。

三条线的意义在于:67%,一切你说了算;51%,一半需要投票同意的,你说了算;34%代表你一票拥有否决权。

4.创始团队的股权怎么分配?①尽量避免股权均分。创业的第一天,把项目想清楚之前,就把创始人股份分配好,以避免日后经营中对股份出现的种种争议。企业需要明确的实际控制人。在经营角度,股份均分,对做一些决策、判断,都不是特别有利。②多融几轮没关系,但每一轮不要稀释太多的股份。最开始创始人占股为100%,若是创始人天使轮就出让15%的股份,之后A轮出让15%,B轮出让12.5%,C轮出让7.5%,几轮下来,加上每一轮期权池的稀释。三轮投资过后,整个创始人投资的股份只有32%。

5.如何做股权设计?有限合伙企业的GP承担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的LP承担有限责任,创始人承担无限责任。怎样规避承担创始人无限责任的风险?——再注册一个有限责任企业,由创始人持股,规避创始人的无限责任追偿权。投资企业和创始人一般承担GP角色,众筹股东承担LP角色。众筹股东可以推选一个人出来当GP。企业的股东太多,不利于下一轮的融资。股东人数多时,有限合伙企业的股份结构就很清楚。有限合伙企业最多承载50个股东。

三天的干货课程,充满吸引力,参会人员各个聚精会神,在方教授绘声绘色的讲解之下,收获满满。股权课程现场干货100%原滋原味呈现,学员与方叫兽进行深入交流,解除心中疑惑,收获最新股权战略实战方法!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